王克忠(1867-1935),字朴川,号两明先生,加益镇人。少年聪明好学,1888年县试,榜列第一名;随后参加岁科两次考试,均荣获一等前列,得廪生,并以行文优秀,入选培拔、陪优。不久进广州广雅书院继续深造,参与全省考试获得第一名。随后回乡,继在家乡开设大馆教书,嗣后又在州文昌书院执教多年。州中许多青年,知道他育才有方,纷纷前来求学。1901年,参加庚子辛丑恩正两科合并的乡试,中广东省第一百名举人。不久上京,先后任清政府工部主事、刑部主事,随后考入北京法律学堂,正科毕业后,调大理寺任正六品推事。
民国初年,王克忠在最高审判机关大理院任推事。
1919年5月4日,大批学生举行爱国游行示威,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镇压,逮捕30余人。对此,大理院内部存在两种对立意见:一是同情、支持学生反帝爱国的正义行动;二是主张惩办游行示威学生。王克忠因尽力营救被捕学生,被调任黑龙江地方审判厅厅长。名为调升,实则加以陷害,贬谪边陲。王克忠愤然提出辞职,人理院多数同事亦表示抗议当局的决定,北洋军阀政府才改调王克忠为天津地方审判厅刑庭庭长。后来曹汝霖、陆宗舆、章宗祥被免职后,王克忠重返大理院复职。
王克忠前半生居乡苦读勤教,后半生北上京都从事司法,业余治史,著有《二十四史拾遗》,并协助史学家陈垣完成著述《历代帝王世系表》一书。生前告诫后辈,“男儿当自立(事业),女儿当自由(婚姻)。”1935年,王克忠在北平病逝,终年68岁。